三一STC250T-Y5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250T-Y5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TC250T-Y5这款25吨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这对于安全、高效地完成吊装任务至关重要。
首先,理解STC250T-Y5的核心特点
在查看性能表之前,需要了解这款车的几个关键点,因为它们直接决定了性能表的使用方式:
- 5节U型主臂:全伸臂长42.5米。
- 可选配副臂:副臂最长可达15.5米,最大臂长可达58米。
- 多种配重配置:通常有7.4吨标配配重和9.4吨全配重可选。配重不同,性能表完全不同。
- 支腿跨距:通常有5.6米(全伸)和6.4米(全伸+延伸段)两种。跨距越大,稳定性越好,起重能力越强。
核心原则:起重性能表上的每一个数值,都对应着特定的工况组合,包括:臂长、工作幅度、配重配置和支腿跨距。
应用案例解析
我们将通过三个典型的实际场景来说明如何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近距离厂房内设备安装
场景描述:需要将一台重8吨的设备吊装到厂房内指定位置。厂房内部空间狭窄,起重机需要停在门口,设备放置点距离起重机中心约10米。厂房高度允许使用较短臂长。
工况分析:
- 吊载重量:8吨
- 工作幅度:约10米
- 臂长要求:不需要长臂,预计使用15-20米臂长即可避开障碍。
- 配重与支腿:使用标配7.4吨配重,支腿全伸(5.6米跨距)以节省空间。
查询性能表(以标配配重、5.6m支腿跨距为例):
- 找到对应 “主臂工况” 的性能表。
- 在表格的顶部行找到 “工作幅度” 为10米这一列。
- 在表格的左侧列找到 “臂长” 为18.4米这一行(性能表上的臂长是分段显示的,选择最接近且大于所需臂长的值)。
- 行列交叉点的数字,即为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我们查表会发现,这个数值可能远大于8吨(例如可能在14吨左右)。
应用与决策:
- 安全性确认:额定起重量(14吨) > 吊物重量(8吨) + 吊钩、索具重量(约0.2吨),安全余量充足。
- 操作要点:虽然能力足够,但仍需平稳操作,注意厂房内的障碍物。此工况下起重机的稳定性很好,是优势工况。
案例二:中远距离市政桥梁板吊装
场景描述:在市政道路维修中,需要更换一块损坏的桥面板。预制板重11吨,起重机需停在桥下,吊装幅度约为16米。由于桥墩高度,需要伸出较长主臂,假设需要30米臂长。
工况分析:
- 吊载重量:11吨
- 工作幅度:约16米
- 臂长要求:30米
- 配重与支腿:为获得最大起重能力,应使用9.4吨全配重,并将支腿伸到最大跨距(6.4米)。
查询性能表(以全配重、6.4m支腿跨距为例):
- 找到对应 “主臂工况” 的性能表。
- 在 “工作幅度” 16米这一列。
- 在 “臂长” 30.6米这一行(性能表中30米左右的具体数值)。
- 查表得到额定起重量。这个数值会非常关键,可能正好在11-12吨左右。
应用与决策:
- 临界点判断:这是典型的“临界吊装”。额定起重量可能非常接近实际吊重。
- 安全措施:
- 必须进行试吊,将重物轻轻吊离地面,检查起重机支腿是否扎实,有无下沉。
- 考虑实际因素:风力(臂长较长,风载影响大)、吊索具重量(可能0.3-0.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