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250S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如何应用其起重性能表。这对于安全、高效作业至关重要。
第一步:理解性能表的核心要素
在查看具体案例前,必须明白性能表的几个关键概念:
- 额定总起重量:表格中给出的最大起重量(如25吨),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吊的。它受以下条件严格限制。
- 工作幅度:吊臂回转中心到吊钩垂直线的水平距离。这是决定起重能力的首要因素。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 吊臂长度:伸出的主臂长度。臂越长,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小。
- 支腿工况:这是性能表的基础。STC250S通常有两种主要工况:
- 全支腿:所有支腿全部伸出,提供最稳定的支撑,对应性能表上最高的起重能力。
- 半支腿(或不平整场地):支腿未完全伸出或地面不平,起重能力会大幅降低,有专门的性能表。
- 配重:STC250S通常有固定配重,但性能表也是基于标准配重计算的。
黄金法则:性能表上的数据是在理想、平稳、坚固的地面条件下测得的。实际作业中必须留有安全余量,通常只使用额定载荷的75%-85%。
第二步:查找并阅读性能表
以三一STC250S一份典型的全伸支腿、主臂工况性能表为例(数值为示例,请务必以随车手册为准):
臂长(m) | 幅度(m) | 3.0 | 3.5 | 4.0 | 4.5 | 5.0 | ... | 14.0 | 16.0 | 18.0 | 20.0 | 22.0 | 24.0 |
---|---|---|---|---|---|---|---|---|---|---|---|---|---|
10.4 | 起重量(t) | 25.0 | 23.5 | 20.1 | 17.5 | 15.5 | ... | 4.2 | 3.2 | 2.5 | - | - | - |
13.9 | 起重量(t) | - | 19.8 | 18.5 | 16.8 | 15.2 | ... | 4.0 | 3.1 | 2.4 | 1.9 | - | - |
17.4 | 起重量(t) | - | - | 16.2 | 15.1 | 14.0 | ... | 3.8 | 3.0 | 2.3 | 1.8 | 1.5 | - |
21.0 | 起重量(t) | - | - | - | 13.0 | 12.2 | ... | 3.6 | 2.8 | 2.2 | 1.7 | 1.4 | 1.2 |
24.5 | 起重量(t) | - | - | - | - | 10.5 | ... | 3.3 | 2.6 | 2.1 | 1.6 | 1.3 | 1.1 |
28.0 | 起重量(t) | - | - | - | - | - | ... | 2.9 | 2.4 | 1.9 | 1.5 | 1.2 | 1.0 |
“-” 表示此工况下不允许吊载。
第三步:应用案例解析
案例一:厂房内设备安装(精确吊装,空间受限)
- 场景:需要将一台重8吨的设备吊装到厂房内指定位置。设备需要越过障碍,最终放置点距离吊车回转中心约12米。厂房净高允许使用21米臂长。
- 应用步骤:
- 确定关键参数:吊臂长度 = 21.0m,工作幅度 ≈ 12m,货物重量 = 8t。
- 查阅性能表:找到 21.0m 臂长那一行,横向查找幅度12m附近的数值(假设表中12m幅度对应起重量为4.5t,14m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