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三一STC200C5汽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车安全作业的生命线,绝对不能凭经验估算。 STC200C5的性能表会因主臂长度、工作幅度、配重状态(是否带活动配重)以及支腿状态(全伸或半伸) 而完全不同。
一、理解STC200C5起重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在看具体案例前,我们先快速回顾性能表的几个关键参数:
额定工况:性能表通常基于最稳定的工况制定,即:
- 水平支腿全伸:提供最大的稳定性。
- 360°全回转:最严格的工况(侧方、后方起重能力最低)。
- 指定配重:STC200C5通常有固定配重,并可选装活动配重。性能表会明确标注配重状态。
主要变量:
- 工作幅度(R):吊钩中心到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幅度越大,起重能力急剧下降。
- 臂长(L):主臂伸出的长度。臂长越长,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低。
- 倍率:滑轮组的穿绳方式,影响起升速度和最大单绳拉力。
二、应用案例解析
假设我们手头有一份STC200C5在水平支腿全伸、带全部固定配重工况下的性能表(简化版示例,实际作业请务必查阅随车《起重性能表》):
臂长 (米) | 幅度 (米) | 额定起重量 (吨) | 备注 |
---|---|---|---|
10.4 | 3.0 | 20.0 | 最大起重量 |
10.4 | 5.0 | 14.1 | |
10.4 | 7.0 | 9.5 | |
10.4 | 9.0 | 6.5 | |
... | ... | ... | |
18.5 | 5.0 | 9.0 | |
18.5 | 7.0 | 7.2 | |
18.5 | 10.0 | 4.8 | |
18.5 | 14.0 | 2.8 | |
... | ... | ... | |
28.5 | 8.0 | 4.5 | |
28.5 | 12.0 | 3.0 | |
28.5 | 16.0 | 2.0 | |
28.5 | 20.0 | 1.3 | |
31.5 | 10.0 | 3.2 | |
31.5 | 16.0 | 1.8 | |
31.5 | 22.0 | 1.1 | |
31.5 | 26.0 | 0.7 |
案例一:厂房内设备安装(精确控制幅度)
- 场景:需要将一台重 8 吨的设备吊装到厂房内预定位置。设备放置点距离吊车回转中心约 7 米。厂房高度允许使用较短臂长。
- 应用步骤:
- 确定关键参数:吊重 = 8吨,所需幅度 ≈ 7米。
- 查阅性能表:
- 首先看10.4米臂长,幅度7米时,额定起重量为 9.5吨。
- 计算:9.5吨 > 8吨,理论安全。
- 安全校核与决策:
- 考虑重量:需确认设备重量8吨是否包括所有索具、吊钩重量。通常要留出余量,但9.5吨的额定值已足够。
- 考虑现场:地面是否坚实平整?设备是否需要回转?性能表是360°工况,所以安全。
- 最终操作:选择10.4米臂长,将吊车停靠在距离设备放置点约7米的位置,缓慢起吊。由于起重能力有富余,操作相对安全。
案例二:楼顶安装空调机组(大臂长,控制幅度是关键)
- 场景:需要将一台重 2.5 吨的中央空调外机吊至10层楼顶(离地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