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STC200E5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200E5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200E5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当然可以。三一STC200E5作为一款20吨级的明星汽车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是司机和安全员在每次吊装作业前必须精准理解和应用的核心文件。性能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严重依赖于工况配置(主要是支腿跨距和臂长组合)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实际应用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在不同工况下应用STC200E5的起重性能表。

案例一:近距离、重物吊装(使用基本臂)

  • 场景描述:在宽敞的工地现场,需要将一台重约15吨的预制构件吊装到10米外的基坑附近。作业半径很小,场地允许全支腿伸展。
  • 工况选择
    • 吊臂长度:使用基本臂(10.4米)。因为重物重,且作业距离近,使用短臂可以提供最大的起重能力。
    • 支腿跨距全伸(6.1米 x 6.1米)。这是最稳定、起重能力最强的工况。
  • 查表应用
    1. 打开性能表,找到对应 “10.4米臂长”“全支腿” 的页面或栏目。
    2. 确定作业半径。假设重物中心到吊机回转中心的距离为5米。
    3. 在表中,找到“工作半径(m)”一栏,向下找到 “5米” 这一行。
    4. 查看对应列的额定起重量。根据STC200E5的性能表,在此工况下,5米半径的额定起重量约为20吨
  • 决策与安全验证
    • 重量对比:吊物重15吨 < 额定20吨。第一步通过
    • 百分比检查:通常要求留有安全余量,实际负载不应超过额定起重量的75%-90%(根据公司安全规定)。15吨 / 20吨 = 75%,在安全范围内。
    • 结论:此吊装方案安全可行

案例二:中远距离、高空就位(使用副臂)

  • 场景描述:在厂房内安装通风管道,管道重约3吨,需要吊至离地15米的高度,并跨越障碍物,作业半径约12米。
  • 工况选择
    • 吊臂长度:主臂可能不够,需要加装副臂。假设采用“主臂+副臂”组合,总臂长达到24米。
    • 支腿跨距:厂房内空间有限,可能无法全伸支腿,只能半伸(例如5.0米 x 5.0米)。
  • 查表应用
    1. 打开性能表,找到对应 “主臂+副臂,总长24米”“半支腿(5.0m)” 的工况页。
    2. 确定作业半径为12米。
    3. 在表中找到半径12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在此复杂工况下,起重能力会大幅下降,可能仅为3.5吨左右(请以实际性能表为准)。
  • 决策与安全验证
    • 重量对比:吊物重3吨 < 额定3.5吨。重量上勉强满足
    • 安全余量:3吨 / 3.5吨 ≈ 85.7%。这个余量已经非常小,任何细微的晃动、风速或计算误差都可能导致超载。
    • 结论:此方案风险极高。应优先考虑:
      • 能否缩小作业半径?
      • 能否使用全支腿增加稳定性?
      • 如果无法改变工况,则必须选择吨位更大的吊车(如25吨级)。不建议冒险作业

案例三:带载变幅/回转操作

  • 场景描述:将一块4吨重的钢板从卡车卸下,并回转至侧面平台。需要从半径7米的位置吊起,回转约90度,过程中半径会增大到9米。
  • 工况选择
    • 吊臂长度:主臂18米。
    • 支腿跨距:全伸。
  • 查表应用 - 这是关键!
    1. 起点校核:在7米半径时,18米臂全支腿的额定起重量可能为8吨。4吨 < 8吨,安全。
    2. 过程校核(最重要的一步):必须预判整个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