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STC200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200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三一STC200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三一STC200汽车起重机(通常为25吨级)的起重性能表在不同工况下的具体应用案例。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车安全作业的生命线,绝对不能凭经验估算。 STC200的性能表会根据吊臂长度、工作幅度(回转半径)以及支腿状态发生巨大变化。

一、起重性能表的基本构成

STC200的性能表主要分为两部分:

  1. 全支腿工况: 这是最常用、起重能力最强的工况。性能表会详细列出在不同臂长(如10.4米、17.6米、24.8米、32米等)和不同工作幅度下,吊车的最大额定起重量。
  2. 不打支腿(行驶状态)工况: 起重能力非常有限,通常只允许吊运极轻的货物(如1-2吨),且对幅度有严格限制。在实际作业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性能表上还会注明配重状态(STC200通常有固定配重)。


二、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案例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施工现场案例,展示如何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厂房内设备安装(中短距离、精确就位)

  • 场景描述: 需要将一台重8吨的设备吊装到厂房内指定的混凝土基础上。设备放置位置距离吊车中心约7米。厂房净高足够,无障碍物。
  • 工况选择与查询:
    1. 确定工况: 地面平整坚实,使用全支腿工况。
    2. 选择臂长: 由于厂房高度足够,且距离不远,优先使用最短的主臂(10.4米) 以获得最大起重能力。
    3. 查询性能表: 在“全支腿,10.4米臂”的性能表中,查找“工作幅度7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假设查表结果为:在7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为14.5吨。
  • 应用分析:
    • 安全性判断: 设备重量8吨 < 额定起重量14.5吨,安全
    • 注意事项: 虽然起重能力绰绰有余,但仍需考虑吊钩、索具的重量(约0.2-0.3吨)。实际吊装总重量约为8.3吨,依然远低于14.5吨,安全余量充足。此工况下,吊车稳定性好,便于进行精确的微动就位。

案例二:楼顶安装空调机组(大臂长、小幅度)

  • 场景描述: 需要将一台重3.5吨的大型空调外机吊至10层楼顶(离地约30米)。吊车需停在楼边,预计吊臂需要伸出至32米,空调外机需越过楼顶护栏,工作幅度预计为10米。
  • 工况选择与查询:
    1. 确定工况: 全支腿工况。
    2. 选择臂长: 必须使用长主臂(32米) 才能达到所需高度。
    3. 查询性能表: 在“全支腿,32米臂”的性能表中,查找“工作幅度10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假设查表结果为:在32米臂、10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为4.0吨。
  • 应用分析:
    • 安全性判断: 设备重量3.5吨 < 额定起重量4.0吨,理论上安全
    • 风险分析与决策:
      • 安全余量极小: 4.0 - 3.5 = 0.5吨。这个余量需要包含吊钩、索具的重量,以及风载的影响。这是非常危险的临界状态!
      • 必须采取的措施:
        • 精确计算重量: 确认空调外机的实际重量,包括所有包装。
        • 评估天气: 如有风,特别是侧风,会大幅增加倾覆风险,必须停止作业。
        • 考虑替代方案: 如果可能,应选择更近的停车点,以减小工作幅度(比如从8米幅度吊装,起重能力会显著增大)。或者考虑使用更大型号的吊车(如50吨)。
      • 结论: 在此案例中,性能表的应用揭示了作业处于高风险边缘,促使司机和指挥人员做出更谨慎的决策,甚至放弃原方案。

案例三:跨越障碍物吊装(复杂幅度计算)

  • **场景描述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