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ZAT6000H763.1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AT6000H763.1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AT6000H763.1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中联重科ZAT6000H763.1全地面起重机(以下简称ZAT6000H)的起重性能表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 ZAT6000H基本参数:这是一款60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主臂最大长度可达92.4米,最大起升高度超过100米。其性能表的核心变量是幅度(工作半径)臂长配重
  • 性能表的核心逻辑:对于给定的臂长和配重配置,起重能力随着工作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同时,起重机的稳定性(是否倾翻)和结构强度(吊臂是否损坏)是两个主要限制因素。
  • 工况:主要指起重机的配置状态,主要包括:
    1. 主臂工况:仅使用主臂,不附加塔式副臂或固定副臂。
    2. 塔式副臂工况:在主臂末端连接塔式副臂,用于需要极大起升高度的工况。
    3. 超起工况:展开超起装置(如超起桅杆和超起配重),大幅增加起重机的稳定性和起重能力,尤其是在大半径或长臂工况下。

应用案例一:风电设备吊装(主臂 + 超起工况)

场景描述: 在某风电场,需要吊装一台风力发电机的机舱,机舱重量为95吨,安装高度为90米。由于现场空间限制,起重机的工作半径(幅度)需要控制在20米左右。

应用性能表步骤

  1. 确定工况和配置

    • 工况:这是典型的大高度、大重量吊装,必须使用超起工况
    • 臂长选择:安装高度90米,加上吊钩、索具的高度,以及机舱本身的高度,主臂长度需要达到90米以上。查询性能表,选择主臂92.4米的工况。
    • 配重配置:使用最大配置的车体配重+超起配重(例如,200吨车体配重 + 200吨超起配重),以获得最大起重能力。
  2. 查询性能表

    • 找到“92.4米主臂 + 超起”的性能表页。
    • 在“幅度(半径)”一栏中找到 20米
    • 查看对应20米半径下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性能表显示为 110吨
  3. 分析与决策

    • 对比重量:机舱重量95吨 < 额定起重量110吨。从起重能力上看,是可行的。
    • 安全余量:110吨 - 95吨 = 15吨。这15吨需要扣除吊钩、索具(约5-8吨)的重量。因此,净安全余量约为7-10吨,符合安全规范(通常要求负载不超过额定起重量的75%-90%,具体看公司安全规定)。
    • 结论:该工况下,ZAT6000H使用92.4米主臂、20米半径、全配重配置,可以安全完成此次95吨机舱的吊装任务。吊装指挥需要严格将幅度控制在20米以内。

应用案例二:化工厂高耸塔器安装(塔式副臂工况)

场景描述: 在一座化工厂内,需要更换一个高度为120米的精馏塔顶部构件,构件重量为25吨。现场障碍物多,起重机无法过于靠近设备,需要较大的工作半径。

应用性能表步骤

  1. 确定工况和配置

    • 工况:起升高度远超主臂极限,必须使用塔式副臂工况
    • 臂长组合:假设配置为 60米主臂 + 60米塔式副臂,总臂长为120米,以满足高度要求。
    • 配重配置:同样需要使用超起工况来保证长臂下的稳定性。
  2. 查询性能表

    • 找到“60米主臂 + 60米塔臂 + 超起”的性能表页。
    • 由于塔臂工况下起重能力对幅度非常敏感,需要仔细核对。假设工作半径需要 30米
    • 在性能表中,幅度30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可能仅为 28吨
  3. 分析与决策

    • 对比重量:构件重量25吨 < 额定起重量28吨。理论上可行。
    • 风险考量
      • 安全余量极小:28吨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