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ZTC1100V753.1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TC1100V753.1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中联重科ZTC1100V753.1这款110吨级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几个核心概念:
工况: 主要指起重机的支腿伸展状态和主臂的配置。ZTC1100V753.1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工况:
- 全支腿工况: 支腿全部伸出,提供最大的稳定性。这是最常用、性能最强的工况。
- 半支腿工况: 支腿部分伸出,用于空间受限的场地,但起重能力会大幅下降。
- 基本臂(短臂)工况: 使用较短的主臂,起重能力强,但作业高度低。
- 全伸主臂工况: 主臂全部伸出(该车型最大主臂长51.8米),作业半径大、高度高,但起重能力随臂长增加而急剧下降。
- 副臂工况: 在主臂末端加装副臂(如15.5米副臂),用于超高作业,但起重能力最小。
起重性能表: 是一张多维表格,横轴是作业半径,纵轴是臂长,交叉点的数据就是在该臂长和半径下,起重机在特定工况下的安全起吊重量上限。
应用案例的核心原则: 永远遵循“性能表 > 电脑 > 经验”的原则。 性能表是法律和安全的底线,车载电脑是实时辅助工具,操作员的经验是最后一道防线。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载。
应用案例解析
案例一:大型设备卸车与就位(全支腿 + 中长主臂)
- 场景: 在宽敞的工厂空地上,需要将一台重45吨的反应釜从平板车上吊下,并安装到10米外的混凝土基础上。基础旁有足够空间。
- 吊装规划:
- 确定工况: 场地宽敞,首选全支腿工况以获得最大稳定性。
- 确定重量和位置: 货物重量45吨。需要计算吊车中心到货物起吊点(平板车上)和落点(基础上)的作业半径。
- 查阅性能表:
- 假设经过测量,最大作业半径为12米。
- 查看性能表中“全支腿、360°全方位作业”的部分。
- 找到“臂长”约24-30米(足以覆盖高度并留有余量)与“半径”12米交叉的格点。
- 查表结果: 在臂长30米,半径12米时,ZTC1100V753.1的额定起重量可能约为50吨(注:此为示例,请以实际性能表为准)。
- 安全校核:
- 额定起重量50吨 > 货物重量45吨,满足要求。
- 必须考虑吊钩、索具的重量! 假设吊钩和索具重2吨,则总吊重为47吨。50吨 > 47吨,依然安全,但有约6%的安全余量,操作需平稳。
- 应用要点: 此案例是典型的重物、中等半径作业。关键在于选择全支腿和合适的臂长,确保额定起重量留有足够的安全余量。如果余量太小(如低于5%),应考虑调整吊车位置,减小作业半径。
案例二:高层建筑钢结构吊装(全支腿 + 全伸主臂 + 大半径)
- 场景: 在建筑工地,需要将一根重8吨的钢梁吊装到30米高的楼层上。吊车需要停在离建筑物较远的位置。
- 吊装规划:
- 确定工况: 需要最大臂长,使用全伸主臂(51.8米)工况。
- 确定重量和位置: 货物重量8吨。由于建筑物高,吊车需保持安全距离,假设作业半径达到24米。
- 查阅性能表:
- 查看“全支腿、360°全方位作业”部分。
- 找到“臂长”51.8米与“半径”24米交叉的格点。
- 查表结果: 在此极限工况下,额定起重量可能仅为9吨左右(请以实际性能表为准)。
- 安全校核:
- 额定起重量9吨 > 货物重量8吨,理论上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