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ZAT2200V86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AT2200V86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AT2200V86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中联ZAT2200V863是一款22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是驾驶员和吊装方案工程师在现场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的“圣经”。性能表的应用核心在于:根据具体的工况(主臂长度、幅度、配重、支腿工况、是否使用副臂等),查询出该情况下允许的最大起重量,确保吊装安全。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来详细说明如何应用ZAT2200V863的起重性能表。


案例一:标准风电设备吊装(主臂工况)

场景: 在风电场吊装一个重约95吨的风机机舱,作业半径为14米。现场地面坚实,起重机使用全配重60吨,支腿全伸。

应用步骤:

  1. 确定工况配置:

    • 吊装模式: 主臂工况。
    • 主臂长度: 机舱安装高度较高,假设需要主臂长度L = 60米。
    • 作业半径(幅度): R = 14米。
    • 配重: 60吨(全配重)。
    • 支腿情况: 全伸。
  2. 查询性能表:

    • 找到ZAT2200V863对应“主臂工况,60吨配重”的性能表。
    • 在表格中,先找到“主臂长度”为60米的那一列。
    • 然后在这一列中,向下查找“幅度(半径)”为14米的那一行。
    • 行列交叉点的数值,即为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查表结果为 108吨
  3. 安全校核与决策:

    • 吊物重量(95吨)< 额定起重量(108吨),满足基本要求。
    • 考虑安全余量: 通常要求负载率不超过额定起重量的75%-90%(根据公司安全标准和作业风险等级而定)。我们按85%计算:108吨 × 85% = 91.8吨。
    • 结论: 95吨 > 91.8吨,负载率略高于85%。此方案存在风险,需要调整。
  4. 方案调整:

    • 方案A(最佳): 尝试减小作业半径。如果能将起重机位置调整,使半径缩小到12米,查表额定起重量可能达到120吨以上,120吨 × 85% = 102吨 > 95吨,方案安全可行。
    • 方案B: 如果半径无法调整,可以考虑使用更长的副臂(塔式工况)来降低主臂角度,从而提升起重能力(见案例二)。或者,检查是否可以使用更大的配重(如果车辆配置允许)。

本案例要点: 性能表给出了理论极限,但实际作业必须考虑安全余量。负载率是评估安全性的关键指标。


案例二:化工厂内高设备就位(塔式副臂工况)

场景: 在化工厂受限空间内,安装一个重25吨、高50米的塔器。现场空间狭窄,起重机无法远离设备,作业半径被限制在20米。

应用步骤:

  1. 确定工况配置:

    • 吊装模式: 主臂 + 塔式副臂工况。这是应对高、远吊装需求的典型工况。
    • 主臂长度: 假设选用主臂39米。
    • 副臂长度: 根据安装高度,需要加装副臂,假设副臂长度36米。那么吊臂总长度为39米 + 36米 = 75米(实际性能表会以“主臂+副臂”的组合形式列出)。
    • 副臂角度: 通常有0°、15°、30°等。角度越小,吊装高度越高,但起重性能越低。这里选择30°角以保障起重能力。
    • 作业半径: R = 20米。
    • 配重: 60吨。
  2. 查询性能表:

    • 找到“塔式工况,60吨配重,副臂角度30°”的性能表。
    • 找到“主臂+副臂”长度为75米(或对应组合)的列。
    • 查找幅度20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查表结果为 32吨
  3. 安全校核:

    • 吊物重量25吨 < 额定起重量32吨。
    • 负载率:25 / 32 ≈ 78%,低于85%,方案安全可行
    • 特别注意: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