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QAY180V63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QAY180V63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QAY180V63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中联QAY180V633是一款性能非常出色的18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是驾驶员和安全员在现场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的“生命线”。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在不同工况下应用其起重性能表。

核心前提:理解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在查看具体案例前,必须明确影响起重性能的几个核心参数,这些都会在性能表中明确列出:

  1. 工况(Configuration):即吊车的“姿势”,主要包括:
    • 主臂长度(Boom Length)
    • 副臂长度(Jib Length):是否安装、安装角度(如0°、15°、30°)。
    • 支腿模式(Outrigger Mode):全支腿(全伸/半伸)、半支腿、轮胎工况等。QAY180V633通常使用全支腿全伸(即最大支腿跨距)来获得最佳稳定性。
  2. 工作幅度(Radius):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这是现场最直观、最需要控制的操作参数。
  3. 额定起重量(Rated Capacity):在特定工况和幅度下,允许起吊的最大重量。

黄金法则:实际起重量必须 ≤ 性能表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应用案例

案例一:风电设备安装(典型的大吨位、大半径作业)

  • 场景描述:在风电场安装一台风力发电机的机舱,机舱重量为75吨。由于现场空间限制,起重机需要站在离基础中心25米的位置进行吊装。计划使用主臂+副臂工况。
  • 应用性能表步骤
    1. 确定工况:查阅性能手册中的“主臂+副臂起重性能表”。假设我们需要主臂长度42米,副臂长度24米,安装角度15°(以获得足够的起升高度)。
    2. 确定幅度:目标工作幅度为25米。
    3. 查表:在“42m主臂 + 24m副臂(15°)”这一页,找到“工作幅度”为25米这一行。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为82吨。
    4. 安全校验
      • 货物重量75吨 < 额定起重量82吨。从重量角度看是安全的
      • 但必须进行二次校验:检查吊装过程中,幅度是否会变化。例如,机舱从地面起吊到就位,幅度可能会从28米变化到25米。我们需要确保在整个过程中(尤其是最大幅度28米时),28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为75吨)也大于75吨。如果28米时额定重量为74吨,则此方案不可行,需要调整吊车站位或臂架组合。
    5. 结论:此工况下,起重机性能满足要求,但操作员必须严格控制幅度,确保在吊装路径上的任何一点,实际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都大于货物重量。

案例二:厂房内大型设备吊装(高度受限,需精确计算)

  • 场景描述:在厂房内吊装一台重45吨的冲压设备到指定基础上。厂房净高为20米。设备就位点离吊车回转中心15米。
  • 应用性能表步骤
    1. 确定工况:由于高度受限(20米),我们不能使用过长的臂架。首先计算所需臂长。
      • 起升高度 ≈ 设备高度 + 吊索高度 + 安全距离。假设设备高3米,吊索高2米,安全距离1米,则所需起升高度约6米。但关键是臂架角度。
      • 更重要的计算是:在15米幅度下,臂架头部需要达到的高度。通过几何关系(直角三角形)计算:臂长 L ≈ √(幅度R² + 起升高度H²)。这里H需要接近厂房净高20米(考虑吊具等,实际可用高度约18米)。L ≈ √(15² + 18²) ≈ 23.4米。因此,选择24米或27米的主臂可能足够,且不会碰到屋顶。
    2. 选择性能表:选择“主臂起重性能表”(本例可能无需副臂)。
    3. 查表:在“主臂长度24米”的表中,查找“工作幅度15米”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为58吨。
    4. 安全校验
      • 货物重量45吨 < 58吨。安全
      • 关键校验:必须验证在24米臂长、15米幅度时,吊钩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