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ZTC1300V86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TC1300V86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TC1300V86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中联重科ZTC1300V863这款130吨汽车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

首先,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任何操作都必须严格以其为依据。ZTC1300V863的性能表是一个多维度的数据矩阵,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工况(主臂/副臂): 是否使用副臂,以及副臂的安装角度。
  • 幅度(工作半径): 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
  • 臂长: 主臂伸出的长度。
  • 配重: 使用的配重吨位(全配重、半配重等)。
  • 支腿模式: 全支腿伸张或半支腿作业。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来展示如何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城市立交桥预制箱梁安装

  • 场景描述: 需要在城市立交桥工地,将一片重45吨、长30米的预制混凝土箱梁安装到桥墩上。桥墩高度约12米。现场空间有限,起重机需要站在桥下作业,幅度(回转半径)预计较大。
  • 性能表应用分析:
    1.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 45吨(需包含吊钩、索具重量,假设总重约47吨)。
      • 所需高度: 桥墩高12米 + 箱梁高度1.5米 + 索具高度约3米 ≈ 16.5米
      • 工作幅度: 由于场地限制,起重机中心需离桥墩有一定距离,假设幅度为 14米
    2. 查询性能表(主臂工况,全配重):
      •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臂长和幅度的组合,使得额定起重量 > 47吨,且起升高度 > 16.5米。
      • 计算所需臂长: 起升高度 ≈ 臂长 + 车身高度 - 幅度带来的高度损失(粗略估算,精确值需看性能表高度曲线)。16.5米的高度,在14米幅度下,臂长至少需要 20米 以上。
      • 查询数据: 在性能表中,找到“臂长20米”与“幅度14米”的交叉点。假设查表得到额定起重量为 58吨
      • 安全校核: 58吨 > 47吨,满足重量要求。同时,需核对20米臂长在14米幅度下的起升高度是否大于16.5米(性能表中通常附有起升高度表)。确认满足后,该方案可行。
    3. 决策: 可以采用主臂20-22米,幅度14米左右的工况进行吊装。如果现场幅度能缩小到12米,查表得知额定起重量会更大(例如70吨),安全余量更充足,是更优选择。

案例二:电厂锅炉房内大型设备维修吊装

  • 场景描述: 在密闭的电厂锅炉房内,需要将一台重25吨的旧换热器模块从30米高的平台吊下,并更换新模块。厂房内部空间狭窄,起重机无法大幅回转,且起升高度要求高。
  • 性能表应用分析:
    1.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 25吨(总重约26吨)。
      • 所需高度: 30米 + 安全余量 ≈ 32米
      • 工作幅度: 设备在平台内侧,起重机臂需伸入,幅度可能达到 18米甚至更大
    2. 查询性能表(主臂工况,全配重):
      • 此时发现,如果使用纯主臂工况,要达到32米高度,臂长需要很长(例如34米)。在18米幅度下,查34米臂长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可能只有十几吨,无法满足26吨的要求
    3. 切换工况(副臂工况):
      • 这是ZTC1300V863发挥优势的场景。需要启用副臂工况。
      • 确定工况组合: 主臂全缩(约13.6米)或伸出一定长度(如20米),然后安装副臂(长度如17米)。总臂长可达30-37米。
      • 查询副臂性能表: 副臂性能表是独立的。我们需要查询“主臂20米 + 副臂17米”,在幅度18米下的额定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