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ZTC1100H75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TC1100H75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TC1100H753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中联重科 ZTC1100H753 是一款 110 吨级的汽车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中的核心指导文件。能否正确应用性能表,直接关系到作业的安全与效率。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工况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ZTC1100H753 的起重性能表。

案例一:城市立交桥预制箱梁安装(主臂工况)

场景描述: 需要在城市立交桥工地,安装一段重 45 吨的预制箱梁。作业半径(吊车回转中心到箱梁重心的水平距离)预计为 14 米。现场地面坚实平整,支腿可全伸。需要使用主臂作业。

应用步骤:

  1. 确定工况: 首先确认是主臂工况,支腿全伸。这是最常用、起重能力最强的工况。
  2. 查阅性能表: 找到 ZTC1100H753 对应“主臂、全支腿”的性能表。性能表通常以臂长和作业半径作为纵横坐标。
  3. 匹配参数:
    • 额定起重量: 在性能表中,找到与你计划使用的臂长和作业半径交叉点的数值。
    • 假设我们使用28米的主臂长度(这是一个常用且经济的初始长度),在14米的作业半径下,查表得知其额定起重量约为 53吨
  4. 安全校核与决策:
    • 比较: 构件重量 45吨 < 额定起重量 53吨。从数值上看是允许的。
    • 考虑安全系数: 吊装作业必须考虑动载荷(如起升、回转时的惯性力)和不确定因素(如风力)。通常要求实际吊重不超过额定起重量的 75% - 85%(具体根据公司安全规程,但绝不能超过100%)。
      • 45吨 / 53吨 ≈ 85%。这个比例处于安全临界点,需要非常谨慎。
    • 最终决策:
      • 方案一(优化): 如果可能,尽量调整吊车站位,将作业半径缩小到12米。查表可知,28米臂、12米半径的额定起重量会显著增大(可能超过60吨),安全余量更足。
      • 方案二(可行但需严格控制): 如果无法缩小半径,则必须严格按85%负荷进行作业。作业前进行试吊,检查吊车稳定性;作业中动作务必平稳缓慢,密切关注风速,确保万无一失。

案例二:厂房内设备检修(副臂工况)

场景描述: 在某工厂高跨厂房内,需要对一台位于屋顶附近、重8吨的设备进行拆卸检修。设备上方有屋顶,主臂无法垂直起升,需要将设备水平移出。所需作业半径较大,约为22米,且需要一定的高度。必须使用副臂(飞臂)来增加臂长和调整角度。

应用步骤:

  1. 确定工况: 此为主臂+副臂工况。副臂可以安装在不同角度(如0°,15°,30°等),角度越小,起重能力越接近主臂工况,但作业高度越低;角度越大,作业高度越高,但起重能力会显著下降。
  2. 查阅性能表: 找到对应的“主臂+副臂”性能表。这个表会更复杂,需要同时确定主臂长度、副臂长度、副臂安装角度和作业半径。
  3. 匹配参数:
    • 假设配置为:主臂31.7米 + 副臂9.5米,副臂安装角度30°
    • 22米的作业半径下,查表得知其额定起重量可能仅为 9.5吨 左右。
  4. 安全校核与决策:
    • 比较: 设备重量8吨 < 额定起重量9.5吨。
    • 考虑安全系数: 8吨 / 9.5吨 ≈ 84%。同样处于需高度警惕的范围。
    • 关键风险点: 副臂工况下,起重机的稳定性比主臂工况差,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特别是这种需要“溜钩”水平移动的作业,会产生额外的动载荷和侧向力。
    • 最终决策:
      • 此方案理论可行,但风险较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司机操作。
      • 考虑是否有更优的副臂安装角度?例如,如果15°角度能满足高度要求,其22米半径的起重能力会大很多,安全系数更高。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