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ZTC801V552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中联ZTC801V552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中联重科 ZTC801V552 是一款非常经典的 55吨级汽车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是驾驶员和指挥员在现场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的“生命线”。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在不同工况下应用其起重性能表。
首先,理解性能表的关键要素
在查看案例前,必须明确性能表的几个核心参数:
- 工作幅度: 吊臂回转中心到吊钩垂直线的水平距离。这是影响起重能力的最关键因素。
- 臂长: 主臂伸出的长度。臂长越长,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低。
- 支腿工况: 全伸支腿(通常为 7.6m x 7.6m)提供最大的稳定性,起重能力最强;半伸支腿或不伸支腿的起重能力会大幅下降。
- 配重: ZTC801V552 通常配有固定配重(如 15.6吨),起重性能表的数据是基于标配重给出的。如果拆除配重,能力会急剧下降。
- 额定起重量: 在特定幅度和臂长下,允许起吊的最大重量。实际起吊重量必须小于或等于额定起重量,并考虑吊具(如吊钩、索具)的重量。
核心原则: 性能表上的数据是在“理想、稳定、坚固的水平地面”条件下得出的。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风载、地基松软、坡度、惯性力(起升/回转速度) 等安全因素,通常要保留10%-20%的安全余量。
应用案例
我们假设以下场景都发生在水平坚固地面、全伸支腿、无风或微风的理想工况下。
案例一:近距离吊装重型设备(利用基本臂最大起重量)
- 场景描述: 在工厂内吊装一台重 30 吨的压缩机主机,需要将其吊起并平移放置到5米外的基座上。作业空间开阔,幅度可以控制在很小。
- 应用分析:
- 确定关键参数: 货物重量 = 30吨。由于是近距离吊装,我们可以使用基本臂(10.5米) 并控制工作幅度在最小。
- 查阅性能表(基本臂工况):
- 在性能表中找到“主臂长度 10.5m”这一列。
- 查看不同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例如,在 3米 幅度下,额定起重量可能为 55吨;在 4米 幅度下,可能为 48吨。
- 决策与执行:
- 我们的目标是 30吨,远小于 3米 幅度下的 55吨 和 4米 幅度下的 48吨。因此,我们有很大的安全余量。
- 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幅度控制在 4-5米 以内,为操作留出充足的安全空间。即使因为定位需要,幅度临时增大到 6米(假设额定35吨),也依然满足要求。
- 要点: 此类工况利用了起重机在短臂、小幅度下的最大起重能力,是相对安全的工况。但需注意起升离地时的平稳性,避免突然加载。
案例二:中距离吊装预制构件(主臂工况下的幅度控制)
- 场景描述: 在建筑工地吊装一块重 10吨的预制楼板,需要将楼板吊到离起重机中心约 18米远的位置。
- 应用分析:
- 确定关键参数: 货物重量 = 10吨。工作幅度 ≈ 18米。
- 查阅性能表(全伸主臂工况): 我们需要找到在 18米 幅度下,不同臂长所能吊起的重量。
- 查看性能表,例如:
- 臂长 21.7米,在18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可能为 11.5吨。
- 臂长 24.9米,在18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可能为 9.8吨。
- 臂长 28.1米,在18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可能为 8.2吨。
- 查看性能表,例如:
- 决策与执行:
- 货物10吨,要求幅度18米。从上面数据看,必须使用21.7米的臂长,因为24.9米臂长时能力已不足10吨。
- 即使使用21.7米臂长,额定11.5吨,减去吊钩索具重量(约0.3吨),实际允许吊重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