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徐工XCC2600履带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实际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生命线”和“法律文件”。它严格规定了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主要是主臂长度、工作幅度、配重配置和超起配置)下能够安全吊起的最大重量。任何吊装方案都必须基于性能表进行编制和校核。
徐工XCC2600 关键参数简介:
- 最大起重量: 2600吨
- 主臂工况: 最大臂长可达156米(或更长,取决于具体版本)
- 典型配置: 通常需要配合超起装置(如塔式副臂、变幅副臂等)来实现大吨位、大高度的吊装。
- 核心优势: 特别适用于风电、石化、核电、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超大型构件吊装。
应用案例一:风电领域 - 大型风机吊装
场景描述: 在某个风电场,需要安装一台轮毂高度为140米的风力发电机组。其最重部件为机舱,重量为135吨。
应用性能表步骤:
确定工况配置:
- 主臂长度 (L): 需要吊装高度140米,加上吊索具高度和安全余量,主臂长度需选择156米。
- 工况模式: 由于臂长很长,起重量大,必须使用超起工况(如带超起配重和超起桅杆)。
- 配重: 根据性能表,选择最大配置的配重车和超起配重,例如800吨主配重 + 数百吨的超起配重。
查询性能表:
- 找到对应“156米主臂 + 超起工况”的性能表分页。
- 确定工作幅度 (R):即吊机回转中心到吊钩垂点的水平距离。风机塔筒旁边有预定位置,假设幅度为24米。
- 在性能表中,横坐标是“幅度(R)”,纵坐标是“臂长(L)”。找到 R=24m,L=156m 的交叉点,查看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查表结果为 148吨。
安全校核与决策:
- 机舱重量135吨 < 额定起重量148吨。从数据上看是可行的。
- 计算负载率: (135吨 / 148吨) × 100% ≈ 91.2%。这个负载率在大型吊装中属于较高但可接受的范围(通常要求低于85%-90%,具体取决于公司安全标准),但需要极其谨慎的操作。
- 考虑其他因素: 性能表是基于理想平地工况。现场还需考虑风载(风机所在处风通常很大)、地基承载力、吊索具重量(约2-3吨)等。因此,实际作业时,135吨的吊重加上吊索具重量,总重已接近138吨,负载率会进一步提高。
- 最终决策: 工程师可能会决定:
- 方案A(优选): 如果场地允许,尝试将起重机站位更靠近塔筒,将工作幅度减小到22米。重新查表,额定起重量可能增至160吨,这样负载率将显著降低,作业更安全。
- 方案B(执行): 如果幅度无法改变,则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如选择风速极低的窗口期作业,并全程进行严密监控。
应用案例二:石化领域 - 大型反应器安装
场景描述: 在炼油厂扩建项目中,需要将一个重达1800吨的大型加氢反应器吊装就位。设备就位高度不高,但重量极大。
应用性能表步骤:
确定工况配置:
- 主臂长度 (L): 设备就位高度可能只有20米,但为了获得更大的起重量,通常会使用较短的臂长。选择 42米 主臂。
- 工况模式: 此重量已接近XCC2600的极限,必须使用最强悍的超起工况,可能是“固定副臂”或“塔式工况”,并铺设超起桅杆,使用全部可用的配重。
查询性能表:
- 找到对应“42米主臂 + 最强超起配置”的性能表。这种工况下,起重机的起重能力主要受结构强度而非稳定性限制。
- 确定**工作幅度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