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徐工QAY650A是一款65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其起重性能非常强大,但同时也高度依赖于具体的工况配置。其《起重性能表》是吊装作业的“圣经”,正确应用是确保安全、高效施工的关键。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详细说明如何在不同工况下应用QAY650A的起重性能表。
核心概念回顾:影响性能表的关键参数
在进入案例前,必须明确性能表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参数变化的:
- 工况(Configuration):主要指主臂长度、副臂(塔臂/飞臂)的安装角度和长度、是否使用超起装置(SSL/SSLb)等。
- 工作幅度(Radius):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
- 额定起重量(Lifting Capacity):在特定工况和幅度下,允许起吊的最大重量。
重要原则:性能表中的数值是理论极限值,实际作业中必须考虑风载、地基情况、吊索具重量、动态载荷等因素,并留有安全余量,通常实际起吊重量不应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90%。
应用案例解析
案例一:风电设备吊装(典型的大吨位、大高度作业)
- 场景描述:安装一台风力发电机组,需将重约90吨的机舱吊至120米高的塔筒顶部。
- 工况选择:这种作业高度和重量都很大,通常会选择 “主臂 + 塔式副臂(带超起)” 工况。假设配置为:主臂60米 + 塔臂84米(安装角度为30°),并使用超起配重(例如200吨配重,超起半径X米)。
- 查表与应用步骤:
- 确定吊装总重量:机舱重量90吨 + 专用吊具重量(假设5吨)= 95吨。
- 确定工作幅度:由于塔筒高度和起重机站位已定,通过计算或CAD模拟,确定吊装时机舱就位时的工作幅度约为 28米。
- 查阅性能表:找到对应“60m主臂 + 84m塔臂,30°角,带超起”的性能分表。在“幅度(m)”一列找到28米,查看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 数据比对与决策:假设性能表显示在28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为110吨。
- 安全性校验:实际吊重95吨 < 额定110吨,满足要求。
- 安全余量评估:95吨 / 110吨 ≈ 86%,在合理的安全范围内(80%-90%)。
- 结论:该工况选择是安全可行的。如果实际吊重接近或超过110吨,则必须调整方案,例如增加主臂长度(如果允许)、增大超起配重或减小工作幅度。
案例二:石化厂反应器吊装(典型的重型、近距离作业)
- 场景描述:在空间受限的石化装置区内,吊装一个重达400吨的大型反应器,安装位置距离起重机中心较近,但周围有管廊和设备,要求精准就位。
- 工况选择:这种作业特点是“重”但“幅度小”。为了获得最大的起重能力,会选择 “最短主臂 + 最大配重 + 超起” 工况。例如,使用24米基本臂,并打满全车配重(如200吨)+ 超起配重(如200吨),超起半径尽可能大。
- 查表与应用步骤:
- 确定吊装总重量:反应器400吨 + 吊梁等吊具重量(假设20吨)= 420吨。
- 确定工作幅度:由于是近距离安装,假设工作幅度为 14米。
- 查阅性能表:找到“24m主臂,全配重,带超起”的性能分表(这通常是该起重机起重能力最强的工况)。在14米幅度下查找额定起重量。
- 数据比对与决策:假设性能表显示在14米幅度下,额定起重量为500吨。
- 安全性校验:420吨 < 500吨,满足要求。
- 安全余量评估:420吨 / 500吨 = 84%,安全余量充足。
- 特别注意事项:此工况下,起重机的自重和配重极大,对地基压力是巨大的挑战。应用性能表的前提是地基处理必须完全满足要求。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