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徐工XCA600全地面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其《起重性能表》的具体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起重机安全作业的“生命线”和“法律文件”。 任何操作都必须严格依据性能表进行,严禁超载。
徐工XCA600是一款60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其起重能力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由三大关键因素动态决定的:
- 工作幅度: 吊臂回转中心到吊钩垂直线的水平距离。幅度越大,起重能力越小。
- 臂长组合: 主臂长度、主臂+副臂(固定副臂或变幅副臂)长度。臂长越长,起重能力越小。
- 工况配置: 支腿是否全伸、是否使用超起装置、配重是否加满等。配置越强,起重能力越大。
XCA600的起重性能表就是将这三大因素组合成数百种具体工况,并列出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应用案例解析
下面我们通过三个典型的实际吊装场景,来演示如何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风电设备吊装(典型的大吨位、大半径作业)
- 场景描述: 在风电场安装一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将重约90吨的机舱吊装到100米高的塔筒顶部。
- 吊装挑战: 重量大(90吨),作业半径大(因为塔筒周围有障碍物,吊车不能紧贴塔筒),起升高度高(超过100米)。
- 工况选择与性能表查询:
- 确定工况配置: 这种高难度作业必须使用XCA600的最强工况——带超起装置,并且支腿全伸,配重加至最大(通常为190吨)。
- 确定臂长组合: 需要超过100米的起升高度,必须使用 “主臂 + 变幅副臂” 工况。假设主臂伸长到一定长度,再接上很长的变幅副臂,总臂长达到约110米。
- 查询性能表:
- 找到对应《带超起,主臂+变幅副臂工况》的性能表。
- 在“臂长”一列中找到 110米 左右的行。
- 在“幅度”一列中,根据现场测量,吊车中心到塔筒中心的距离假设为 28米。
- 在表中找到 110米臂长 与 28米幅度 的交叉点,这个数值就是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我们假设查表结果为 105吨。
- 应用决策:
- 安全性校核: 设备重量90吨 < 额定起重量105吨。满足安全要求。
- 余量考虑: 留有15吨(105-90)的安全余量,这是非常理想和安全的。考虑到风载、吊索具重量(约2-3吨)等动态因素,这个余量是必要的。
- 结论: 可以使用该工况进行吊装。操作时,必须确保实际工作幅度不超过28米,并通过力矩限制器实时监控。
案例二:化工厂反应塔吊装(中距离、重量明确作业)
- 场景描述: 在化工厂检修区,需要将一个重50吨的旧反应塔吊下,并安装一个重55吨的新反应塔。作业空间相对开阔。
- 吊装挑战: 重量明确,但需要精准就位,避免碰撞周边设备。
- 工况选择与性能表查询:
- 确定工况配置: 重量在60吨以下,作业空间足够,可以考虑不使用超起,以节省组装时间。使用全伸支腿、全配重的基本工况。
- 确定臂长组合: 反应塔高度约20米,安装位置不高。使用主臂工况即可满足要求。假设需要主臂长度约40米。
- 查询性能表:
- 找到对应《主臂工况,全支腿,全配重》的性能表。
- 在“臂长”一列中找到 40米。
- 现场测量作业幅度为 16米。
- 查表得,40米臂长、16米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为 98吨。
- 应用决策:
- 安全性校核: 设备最大重量55吨 < 额定起重量98吨。非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