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QAY240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徐工QAY240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徐工QAY240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点此查看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徐工QAY240全地面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实际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车安全作业的生命线,绝不是一张简单的参考表格。 它精确规定了在特定工况下(主要是由主臂长度、工作幅度、配重支腿伸距决定),起重机所能安全起吊的最大重量。

徐工QAY240是一款24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非常复杂,通常包含几十页,覆盖了从最短臂到最长臂、从最小幅度到最大幅度、以及各种副臂工况的组合。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展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查询和应用性能表。


案例一:风电设备安装(主臂+风电副臂工况)

场景: 安装一台风力发电机的机舱,机舱重量为95吨。安装高度为90米。

应用步骤:

  1. 确定工况配置:

    • 主臂长度: 由于高度要求90米,需要查看性能表中“主臂+风电副臂”的工况部分。假设QAY240的主臂最长可延伸至60多米,加上风电副臂可以达到所需高度。
    • 配重: 使用最大配重(如100吨),以获得最佳的起重能力。
    • 支腿: 使用全伸、全支(即所有支腿全部伸出到最大距离),提供最稳定的支撑基础。
  2. 查询性能表:

    • 在“主臂+风电副臂”的性能表中,找到对应主臂+副臂总长约92米的这一列。
    • 在该列中,向下查找工作幅度。由于机舱需要精确就位,幅度不能太大,假设计划在幅度为16米的位置进行吊装。
    • 在“92米臂长”列与“16米幅度”行的交叉点,查得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假设查表结果为98吨。
  3. 安全分析与决策:

    • 对比: 设备重量95吨 < 额定起重量98吨。
    • 考虑安全余量: 98吨的额定值已经非常接近95吨的实际重量,安全余量很小。任何风吹草动(如突然起风、小幅度的操作失误)都可能使实际负荷超过98吨,引发倾覆风险。
    • 决策: 此方案风险极高,不可行! 必须调整方案。
    • 方案优化:
      • 尝试减小幅度: 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将吊车位置挪近,使工作幅度减小到14米。重新查表,14米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可能达到110吨。此时95吨 < 110吨,且有15吨的安全余量,方案安全可行。
      • 如果无法减小幅度: 则需要考虑使用吨位更大的吊车(如QAY300或QAY500),或者将机舱进行部分拆解以减轻吊装重量。

案例小结: 此案例展示了在极限高度下,幅度微小的变化对起重能力的巨大影响。性能表是做出“干得了”还是“干不了”这一关键决策的直接依据。


案例二:化工厂反应塔吊装(主臂工况)

场景: 吊装一个重量为70吨的反应塔。塔就位高度为30米,但周围管道密集,吊车需要停在较远的位置。

应用步骤:

  1. 确定工况配置:

    • 主臂长度: 30米就位高度,加上吊索具等,主臂伸出36米左右即可安全作业。
    • 配重: 使用标准配重(如80吨)。
    • 支腿: 全伸全支。
  2. 查询性能表:

    • 在“主臂工况”性能表中,找到臂长36米这一列。
    • 由于现场限制,吊车需要站在离反应塔基础20米远的地方。即在幅度20米的位置进行吊装。
    • 查表得:36米臂长,20米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为78吨。
  3. 安全分析与决策:

    • 对比: 70吨 < 78吨。从数字上看是安全的。
    • 考虑吊装全过程: 反应塔需要从水平状态翻身至竖直状态。这个“翻身”过程是动态的,重心在变化,会导致实际幅度发生变化。
    • 动态校核:
      • 初始状态: 塔平躺,重心离吊车远,实际幅度可能大于20米。需要按
吊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