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徐工QAY160全地面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吊车司机的“生命线”和“法律文书”。任何吊装作业前,都必须根据现场实际的工况(主要是幅度、臂长、配重和支腿工况)查询性能表,确定在该工况下的额定起重量,并确保实际吊重(包括吊钩、索具的重量)不超过该值。
徐工QAY160是一款16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其起重性能表非常复杂,通常是一本厚厚的手册,因为它涵盖了从短臂、小幅度到超长臂、大幅度等各种组合。
案例一:城市立交桥预制梁吊装(典型工况:短臂、小幅度、重物)
- 场景描述:需要在城市立交桥工地,将一块重约95吨的预制混凝土梁吊装到桥墩上。作业半径(幅度)预计为10米,桥墩高度不高,主臂仰起即可完成,无需副臂。现场地面坚实,可全伸支腿。
- 应用性能表步骤:
- 确定工况:
- 吊装模式:主臂工况(因为不需要高度,只用主臂即可)。
- 配重:使用最大配重(例如55吨),以获取最大起重能力。
- 支腿:全伸支腿,360°全周作业。
- 查询表格:找到对应“主臂工况,全支腿,55吨配重”的性能表。
- 匹配参数:在表格中,先找到“幅度(半径)”为10米的那一列,然后向下查找,看不同臂长下对应的起重量。
- 假设性能表显示:在10米幅度下,臂长18.4米时,额定起重量为120吨;臂长24.4米时,额定起重量为115吨。
- 分析与决策:
- 预制梁重95吨,加上吊钩和索具约5吨,总吊重约100吨。
- 无论是18.4米还是24.4米臂长,额定起重量(120吨/115吨)都大于实际吊重(100吨)。安全。
- 为了更稳定,可以选择使用18.4米臂长,因为此时起重余量更大(有20吨余量),安全系数更高。
- 确定工况:
- 关键点:在此类重物、小幅度工况下,起重能力主要受起重机结构强度(如臂架强度、车架强度)和整机稳定性(抗倾覆能力)限制。使用最大配重和全支腿是关键。
案例二:风电塔筒安装(典型工况:中长臂、中等幅度、重物)
- 场景描述:在风电场安装一节重70吨的塔筒。安装高度约30米,作业半径(考虑到塔筒就位位置)约为14米。
- 应用性能表步骤:
- 确定工况:
- 吊装模式:主臂工况或主臂+副臂工况?30米高度,主臂可能足够,但需要计算。假设主臂需要伸出到35米左右。
- 配重:使用最大配重55吨。
- 支腿:全伸支腿。
- 查询表格:找到“主臂工况,全支腿,55吨配重”的性能表。
- 匹配参数:
- 在幅度14米那一列,向下查找臂长35米左右对应的起重量。
- 性能表可能显示:幅度14米,臂长35.4米时,额定起重量为78吨。
- 分析与决策:
- 塔筒重70吨,吊具重约3吨,总吊重73吨。
- 额定起重量78吨 > 73吨。理论上是安全的。
- 但是,必须注意! 性能表上的数值是在理想条件下(水平坚硬地面、无风或微风)得出的。风电场地形可能不平整,且风荷载影响巨大。因此,需要留有充足的安全余量。78吨的额定值对于73吨的吊重,余量较小。更安全的做法是:
- 尝试减小幅度到12米,看额定起重量是否更大。
- 或者,严格评估天气条件,确保风速在安全范围内。
- 确定工况:
- 关键点:此类工况下,起重能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