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QY130K8C(H)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徐工QY130K8C(H)汽车吊性能参数表、吊车吊臂计算工况表
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徐工QY130K8C(H)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起重机安全作业的生命线,绝对不能凭经验估算。 QY130K8C(H)作为一款13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其性能强大,但性能也严格受到支腿跨距、臂长、工作幅度(吊重距离)和配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一、 理解性能表的关键参数
在查看案例前,必须先理解性能表上的几个关键参数:
工况:QYY130K8C(H)主要有以下几种工况,性能表是分开的:
- 主臂工况:使用基本臂到全伸主臂进行吊装。这是最常用的工况。
- 副臂工况:在主臂末端安装副臂,主要用于高空的轻型设备安装。
- 塔式副臂工况:副臂与主臂成一定夹角,像塔吊一样,用于在密集区域或需要极高起升高度的工作。
- 超起工况:安装超起装置(一种大型配重臂),能极大提升大臂长、大幅度下的起重性能,是千吨级吊车的标配,在130吨上用于极限工况。
支腿跨距:这是最重要的基础。跨距越大,起重机越稳定,起重能力越强。性能表的第一行或第一列通常是支腿跨距(如7.6m x 7.6m)。
工作幅度:吊钩中心到起重机回转中心的水平距离。幅度越小,起重能力越强。性能表的列通常是幅度。
臂长:起重机主臂伸出的长度。臂长越长,在相同幅度下的起重能力越弱。性能表的行通常是臂长。
额定起重量:在特定工况、臂长、幅度下,允许起吊的最大重量。这个数值已经包含了吊钩、索具的重量。
二、 应用案例解析
假设我们手头有一份QY130K8C(H)在主臂工况下,支腿全伸(7.6m x 7.6m)的性能表(简化示例):
臂长 (m) | 幅度 (m) | 3m | 10m | 16m | 22m | 28m |
---|---|---|---|---|---|---|
13.5 (基本臂) | 重量 (t) | 130 | 62.5 | 38.5 | 24.5 | 16.0 |
25.5 | 重量 (t) | - | 65.0 | 43.5 | 29.0 | 19.5 |
37.5 | 重量 (t) | - | - | 35.5 | 26.5 | 18.5 |
49.5 (全伸主臂) | 重量 (t) | - | - | - | 18.0 | 13.5 |
案例一:大型设备卸车与就位(常规吊装)
- 任务:将一台重45吨的反应器从卡车上吊下,并安装到15米外的设备基础上。设备基础高度可忽略,但就位时需要回转。
- 应用分析: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45吨(需确认设备净重,并加上吊钩、索具约1-2吨,总重按47吨计算)。
- 工作幅度:卸车时幅度较小(约4-5米),但就位时需要回转,最大幅度可能达到16米。
- 臂长:由于作业区域开阔,不需要很长的臂,但需保证起升高度。
- 查阅性能表:
- 我们选择最常用的主臂工况,支腿全伸(7.6m x 7.6m)。
- 控制性的工况是幅度16米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臂长,在16米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 大于 47吨。
- 查看性能表:臂长25.5米时,16米幅度额定起重量为43.5吨 < 47吨 → 不安全!
- 臂长37.5米时,16米幅度额定起重量为35.5吨 < 47吨 → 更不安全!
- 结论:在支腿全伸下,无法在16米
- 确定关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