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参数应用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徐工QY110K7C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起重性能表的应用案例。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起重性能表是起重机安全作业的生命线,是每一次吊装作业前必须查阅和遵守的法律文件。 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根据主臂长度、作业幅度(工作半径)以及是否使用副臂等条件动态变化的。
徐工QY110K7C是一款110吨级的全地面起重机,其性能强大,工况复杂。我们通过几个典型的实际案例来解析如何应用其性能表。
案例一:标准工况下的设备安装(主臂作业)
场景描述: 在某工厂扩建项目中,需要将一台重35吨的反应釜吊装到15米高的混凝土平台上。平台周围空间开阔,吊车可以靠近设备基础。经过测量,吊车支腿中心到反应釜就位点的水平距离(即作业幅度)约为10米。
应用性能表的步骤:
- 确定工况: 这是最常用的工况,使用主臂,支腿全伸,地面坚实。我们选择QY110K7C的主起重性能表(通常是基本臂10.4米到全伸臂44米或更长)。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 35吨(需加上吊钩、索具的重量,假设为1吨,则总重约36吨)。
- 作业幅度: 10米。
- 起升高度: 需要15米 + 反应釜高度(假设3米)+ 索具高度(假设2米)= 至少20米。
- 查阅性能表:
- 在性能表中,找到 “幅度”为10米的这一列。
- 然后向下查看不同臂长下,对应10米幅度时的额定起重量。
- 例如,我们可能会看到:
- 臂长18米时,10米幅度额定起重量为 58吨。
- 臂长22米时,10米幅度额定起重量为 48吨。
- 臂长26米时,10米幅度额定起重量为 40吨。
- 臂长30米时,10米幅度额定起重量为 34吨。
- 分析与决策:
- 我们的总吊重为36吨。
- 从数据看,使用26米臂长时,额定起重量40吨 > 36吨,满足要求。
- 但同时需要校核起升高度:26米臂长在10米幅度下的起升高度肯定超过20米(可通过性能表中的“起升高度”栏或计算确认)。
- 结论: 选择使用26米主臂,在10米幅度下进行吊装作业是安全可行的。如果使用30米臂,34吨 < 36吨,则严禁作业!
案例二:远距离、大臂长工况下的钢结构吊装
场景描述: 在体育场屋面钢结构吊装中,需要将一根重15吨的钢梁吊装到35米高的位置。由于场地限制,吊车无法过于靠近,作业幅度达到22米。
应用性能表的步骤:
- 确定工况: 仍然是主臂作业,但臂长需求大,幅度大。
- 确定关键参数:
- 吊装重量: 15吨(含索具)。
- 作业幅度: 22米。
- 起升高度: 35米 + 安全高度 ≈ 38米。
- 查阅性能表:
- 这次我们需要更长的臂长。找到幅度22米这一列。
- 查看长臂长数据,例如:
- 臂长34米时,22米幅度额定起重量可能为 20吨。
- 臂长38米时,22米幅度额定起重量可能为 16吨。
- 臂长42米时,22米幅度额定起重量可能为 13吨。
- 分析与决策:
- 吊重15吨。
- 使用38米臂长时,额定起重量16吨 > 15吨,刚好满足,但安全余量很小。
- 使用42米臂长时,13吨 < 15吨,绝对禁止!
- 同时,38米臂长在22米幅度下的起升高度需要确认是否超过38米。
- 结论: 必须精确使用38米主臂,在22米幅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