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工程机械出口率先转型,挖机外贸新出路!
税务海关联合监管风暴下,传统买单出口模式宣告终结,众多中小二手工程机械出口企业站在合规转型的十字路口。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一纸出台,正式宣告“买单出口”的历史即将终结。这份将于10月1日生效的公告,要求所有代理出口企业在申报所得税时,必须同步提交“真正货主”的信息和出口金额。
17号公告的出台提醒出口企业,国家对出口企业监控加强,要求企业做到政策、操作、申报合规。货物出口后须及时准确申报收入,代理出口由真实货主确认收入,“买单业务”也需真实货主确认。
一、买单出口:一场全民合规觉醒
“买单出口”曾是小微外贸企业普遍采用的出口方式。它的操作流程通常是这样:卖家 → 找物流公司 → 物流对接报关行 → 报关行用“抬头公司”的名义报关。
对于许多刚起步的二手工程机械出口小伙伴,由于等不及“进出口权”“海关备案”等资质审批,但订单不等人,只能选择“买单出口”——借别家有资质的公司抬头报关。
如今,17号公告要“穿透查货主”,“买单出口”就变为一种高风险商业行为。买单出口本质上属于“借权经营”,若实际货权与报关主体分离,可能被认定为“假自营、真代理”,进而被取消退税资格。
更严峻的是,17号文要求税务机关对“异常报关”(如高退税率商品集中出口、短期内频繁更换报关行等)实施重点核查。买单出口企业因缺乏真实贸易背景,极易被系统预警。
二、二手工程机械:买单出口的重灾区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二手设备存量高速增长,保有量累计超过1000万台套,市值约6000亿元左右。这一庞大市场成为买单出口的重灾区,也最先感受到政策变革的冲击。
二手工程机械出口作为闲置设备再流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全球各地的工程机械市场中并不少见。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际成熟工程机械市场,其利润有近七成来自后市场,其中二手机器占很大的比重。
“我们的二手挖机在价格上更具优势,”浙江一家二手工程机械出口企业负责人陈保呈告诉记者,“一台二手挖机在经过再制造加工之后,它的售价大概只有新机的一半,但产品性能却有新机的85%以上”。
然而二手机器交易最大的问题,在于标准”。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认证体系,导致国内设备普遍定价混乱、交易透明度低。
在二手工程机械领域,买单出口带来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通过地下钱庄或中介支付货款,可能导致资金回流被外汇管理局查处
另一方面,企业信用评级受损,未来出口退税可能被降级或转为函调管理!
更严重的是,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处,不仅会被追缴税款,还可能面临停止出口退(免)税资格的处罚。如河南省漯河市税务部门查处的和一家挖机出口骗取出口退税案件,该公司被追缴出口退税款324.9万元、停止出口退(免)税资格2年。
三、市场采购政策:二手工程机械的合规通道
在市场一片迷茫之际,1039市场采购贸易政策为二手工程机械出口商提供了合规出路。这一政策的核心优势可总结为“三免一简一安全”——增值税免征、企业所得税优化、操作简化、资金安全。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海关监管代码1039)不需要提供进项发票,认为你出口的产品是在市场上采购的没有进项发票的产品,因此出口时增值税是免征免退的。这样反而很简单。
对于二手工程机械出口商,这是一条重要的利好消息。很多二手工程机械出口的企业,用了市场采购贸易政策,再也不需要通过地下钱庄来进行换汇了,也避免了账户被冻结的风险。
关键是合规完税,避免了金税四期上线,被税务稽查的问题。
四、操作流程:四步实现合规出口
对于想要通过1039政策出口二手工程机械的企业,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主体备案与账户开立
在国家试点地先注册一个外贸个体户,开通外汇收款账户(这个账户是对公性质的)。这是整个流程的起点,也是享受政策红利的前提。
第二步:出口报关
后面要出口的设备,可以通过这个商户来进行报关,只是报关监管方式是市场采购贸易,海关监管代码是1039。报关成功后,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报关单。
第三步:收汇结汇
外汇货款可以直接从国外或者自己的香港账户,直接汇到国内的个体户账户,然后在国内进行实时结汇。结汇之后的人民币就可以通过网银转到供应商,或者转到自己的私户。
第四步:税务申报
每个季度,我们会根据你的报关金额,帮你申报个人经营所得税。个税是按照交易额的0.3%左右,最后算下来,缴纳的个税极低,拿到完税证明。
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曾经困扰二手工程机械出口的“货不对板”纠纷、“买单配票”风险等问题,都有了合规解决的途径。
政策已出,税务合规已成定局,对于17号文的新规,对于工程机械出口的小伙伴都需要抱有敬畏之心去面对。合规不是麻烦事,是长久做出口的底气。
如果你也有二手工程机械出口问题,请微信扫码咨询!

下载APP